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营销狂欢在即 如何做好营销反欺诈攻防战?

2021-12-15 13:26:43 来源:南早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在前端“秒杀”,他在后台“狂欢”。身经百战的互联网人依据用户心理学精心策划了一场场全民狂欢的营销推广活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批批潜伏于欺诈链条中的团伙却在蓄谋一次次“薅羊毛”的饕餮盛宴。

营销欺诈是互联网业务欺诈大类的一种,指羊毛党通过虚假身份参加营销活动,大量获利的行为。就行业领域而言,营销反欺诈主要涉及新零售、电商、金融、游戏、社区团购、网约车等各领域。生活中,如电商平台的优惠、促销、打折、秒杀、补贴,或是互金平台推广活动时的加息、红包等,都是“羊毛党”大显身手的地方。

据统计,黑产市场规模超过千亿,网络黑产从业者超过200万,这群幕后玩家“羊毛党”日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在此背景下,为避免营销资源浪费,企业在完善活动规则设计的同时,亟需运用技术手段搭建营销反欺诈体系,以提升营销效果。

营销欺诈者不会思考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但是邦盛科技一直在思考。

在客户服务实践中,邦盛科技反欺诈专家发现,“羊毛党”不仅手法多种多样,且有专人7*24小时盯守,发现漏洞及时行动,发现被拦截后及时更改策略,进化神速。同时他们分工明确,形成了产业链,团伙中会有专门角色负责欺诈线报收集,信息获取后,会有专门的业务渗透人员和脚本人员,了解分析产品逻辑和活动性质,进而提前准备好资源(账号、设备、IP等),最后会由“变现师傅”通过提现和各种实物或虚拟价值套利方式进行变现。

面对产业化、不断进化的“羊毛党”,邦盛科技反欺诈专家认为,完善的营销反欺诈方案在监控场景上应该是全面的,在防控与决策上应该是实时的。

全面的营销反欺诈方案应该包括:业务监控、内容监控、多角度攻防和黑产情报收集。这样的方案可以全面覆盖全场景多维度,实现虚假注册识别、虚假裂变识别、机器刷积分识别、抽奖作弊识别、渠道刷量反作弊、自动化抢红包识别等全方位安全保护,从而维护企业健康生态,免受黑产欺诈干扰,为企业持续运营增长保驾护航。

营销反欺诈之间的“无形战争”,是术与术之间的较量。黑产的攻击手段在不断演进,互联网平台的防范手段也要以更快的速度迭代,才能有效防止攻击。为实现全面监控与实时决策,企业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层支撑,包括设备指纹、人机识别、知识图谱与机器学等技术。

设备指纹主要在客户端收集与设备相关的非敏感信息和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识别判断识别的风险程度,同时生成唯一ID,用于标识设备。与人机识别配合,设备指纹可进行设备有效性、设备属性、作弊环境(如多开软件、VPN)和环境变化检测。

此外,还可引入具有应用价值的互联网系统的数据,在数据基础上,进行(有/无监督)机器学建模,形成账号、设备、IP 和历史行为的黑产知识图谱。当用户进行操作时,基于黑产知识图谱,对用户身份进行风险防控。

服务实践中,在某大型国际连锁零售品牌推广活动中,分析数据发现超过60%新用户为虚假注册用户,迫使活动紧急叫停。

邦盛科技与企业方对风控系统进行紧急升级改造,风控转为实时,接入数据服务与设备指纹,攻防阶段进行业务调整,结合其他要素对风险进行综合防控,最终为该营销活动减少千万级的损失,保障了市场推广活动的正常进行。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黑产的攻击手段在不断演进,互联网平台的防范手段也需要以更快的速度迭代,才能有效防止攻击。安全防控的最高境界是让用户无感知,尽可能地减少对用户的干扰,避免流程体验过于冗长,但同时也要保证风控的严密和甄别的精准性,如何平衡是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