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种草植树 爱绿护绿 四川色达县生态治理舍得花本钱

2022-05-13 10:27:19 来源:南早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image.png

色达风光 供图 色达县委宣传部

五月的四川甘孜州色达县,青青草原,天蓝地阔,牛羊满山,春色正浓。

均海拔4127米的色达县,是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保护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腹心。

6.4万色达人民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开展绿色草原行动,加大生态治理,呈现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喜人局面,夯实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基础。

风吹草低见牛羊 供图 色达县委宣传部

点“沙”成“金” 再现“风吹草低牛羊

色达县有草原面积1307.6万亩。一度时期,草原鼠类猖獗。严重的地方,一方米草地就有10多个鼠洞。这些草原鼠类啃食草根,使草原生态更加脆弱,草地慢慢沙化……

大则乡三郎多村一片4500亩的草场就是典型。五年前,色达县为了彻底遏制草原沙化,开展了草原生态治理。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等手段治理鼠害,再深耕土地、施肥,按照一定比例混播燕麦、老芒麦、披碱草。燕麦长得快,为老芒麦、披碱草幼苗遮荫挡阳,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效遏制了沙化。

沙化治理后的大则乡草场 供图 色达县委宣传部

“通过连续几年的封育治理,草场恢复逐年向好,鲜草产量明显增加,现在又呈现出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可以放心地移交给村民了。”色达县林草局副局长杨小鸿站在柏油路边,指着钢丝围栏围着的绿茵茵草场,高兴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色达县采取林草结合、综合治理等措施,全力推进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等重点工程项目,该县土地沙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既改善了当地草原生态环境,还增加了牧草产量及部分牧民收入,提高广大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积极参与草原生态恢复建设的意识和积极

从2017年至今,色达县集中连片治理鼠虫害面积达185万亩,修复草原194.6万亩。通过灭鼠、施肥、补播、围栏封育等综合配套措施的治理,草原植被覆盖度、产草量较综合整治前有效提高,草地沙化得到根本好转。

植树现场 供图 色达县委宣传部

湿地披绿装 荒滩换新衣

流经色达县城的色曲河,波光粼粼,株株青海云杉,郁郁葱葱。

这里就是有名的果根塘湿地。以前因建设需要,河道采砂严重,坑坑洼洼的。色达县为保护环境,2013年,县住建局正式启动果根塘生态保护与治理项目,拉开了果根塘湿地的整治序幕。在整治过程中,该县通过清理采砂迹地、拆除非法建筑等方式,维护了河道肌体健康,恢复了河道自然生态环境。

果根塘湿地公园风光 供图 色达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色达县深入推进“山种树、路种花、河变湖”工程,实施果根塘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实现了“看得见水、看得见树、看得见草、看得见动物”的目标。高原种树不易,生态治理考手艺,色达县采取种草与种树相结合的办法恢复植被。先期种草,为后期种树打下基础。结合地理特点,试验选择青海云杉。在滩涂栽植青海云杉1.5万株后,又在坡地栽种了2.6万株。

“那两年,我们就像照顾奶娃儿一样照看树木。”现任甘孜州色达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舒先均说。那时,他在县环林局当副局长,对此深有感触。

果根塘湿地里的赤麻鸭 供图 色达县委宣传部

史上,色达县城因海拔高,本来不长树,硬是被信心十足的色达人改变了。如今,以青海云杉为主的防风林带,正在果根塘湿地茁壮成长。

果根塘的永久河流湿地、洪泛湿地、沼泽化草甸、灌泽湿地得到全面恢复,中华秋沙鸭等各种珍禽水鸟、两栖类、鱼类等又回来了,自由自在地栖息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荒滩变绿洲,2.9205万亩的果根塘湿地越来越美了。

草原风光 供图 色达县委宣传部

昔日废弃矿 今朝变花海

在从康定到色达的必经之路上,有一片美丽的洛若镇花海,在七月至九月,紫花苜蓿、波斯菊、柳兰等观赏花卉竞相绽放,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打卡。

这片花海所在地,原来是一个金矿开挖场。矿山废弃后,卵石遍地、满目疮痍,与周围的碧水蓝天、如茵的绿草极不协调,给色达的生态环境带来持久的创伤。

色达花海 供图 色达县委宣传部

2012年,色达县将洛若废旧矿区列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重点,采取“矿山治理+生态修复+景旅融合”的方式修复生态。

土方回填、矿渣整治、削坡筑……洛若废旧矿区治理声势浩大。水土流失、岩石裸露、乱石成堆等问题得到全面整治,回填土石方328万立方米。工程完工后,又采取“建设生态植被+建设高产打贮草基地+封育补播恢复植被”的方式进行全面修复治理,植被覆盖率达到100%,植被均高度增加15至20 厘米,消除了地质安全隐患,实现了矿区生态恢复。

花的海洋 摄影 尼公

2020年,成都市温江区对口支援色达县,又以景旅融合的方式,打造进藏游客网红打卡地。种植了紫花苜蓿、波斯菊、柳兰等观赏花卉770亩,配套建设木栈道603米、观景5个。

这招很快见到成效。直到现在,到这儿旅游的客人依然络绎不绝。(张黎萍 廖伯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