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微科普:那个被你忽视的投影机亮度标准
提到投影机亮度标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以流明(lm)为单位的某个数值,比如2200流明、2500流明等等,却鲜少有人注意在流明这个量度单位前,还有一个代表投影机亮度标准的符号——ANSI或者ISO。
这两个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投影机亮度标准,虽然它们都采用系统的9点测试法,但测试的细节却有不小的差别。
一、ANSI流明的测试
ANSI流明是将照度计置于屏幕前对投影仪的亮度进行测试,照度计与投影仪的距离<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因此测出来的亮度比实际亮度要高,换言之,该投影仪若按测量的亮度标数值,那么使用时,实际的亮度就要比数值显示的亮度低。这就是很多人觉得投影仪亮度比较虚的原因。
二、ISO流明的测试
ISO流明是把照度计置于与屏幕齐平的位置进行亮度测试,照度计与投影仪的距离=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因此测出来的亮度与实际亮度基本持平,投入实际使用时,就不会觉得亮度虚。譬如爱普生TW5700T,亮度就为2700ISO流明,跟同样是2700流明,但以ANSI为投影机亮度标准的机型相比,它的画面就更为通透,而且白天在不遮光的情况下TW5700T也能清晰展现图像色彩。
但这也不代表只能入手以ISO流明为标准的投影仪,只是看到以ANSI流明为标准的投影仪时多个心眼,不要只看数值,开机对比下亮度是否满足白天观影,同时看看画面是否灰沉,如果色彩比较暗,那就重新再看一台投影仪。
三、投影机亮度标准测的是白光亮度还是色彩亮度
想要买到一台拥有最佳视觉体验的家用投影仪,光了解投影机亮度标准还不够,白光亮度与色彩亮度的区别也要清楚。
早期的投影仪由于诞生在只有黑白画面的年代,所以投影仪亮度标准仅衡量白光亮度输出,直到2012年5月才有了色彩亮度输出标准,它的测量也是采用系统的9点测试法,只是将取9点的测试画面交替更换成了红绿蓝三原色色块。
但测试方法相同不代表白光亮度就等同于色彩亮度,它们的测试是分开的,所以在购买投影仪的时候,不单单要看白光亮度,还要看色彩亮度。只可惜大多数商家都笼统的只标一个亮度,消费者应该主动要求商家提供两个数值,确保色彩亮度输出=白光亮度,投影仪才会有最佳的视觉体验。
一般来说,采用3LCD技术的投影仪其白光亮度都等于色彩亮度,因为3LCD在成像过程中没有光舍弃,只是把三原色光先独立分开,再叠加成像,而DLP投影仪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只能允许特定颜色光抵达显示芯片,其他光被舍弃,就会产生光损失,所以DLP投影仪的色彩亮度多半会小于白光亮度。因此,3LCD投影仪在色彩方面的表现一向优于DLP投影仪,这也是投影仪行业大佬爱普生会致力于研究3LCD技术的原因,例如前文提到的爱普生TW5700T,就因为采用3LCD显示技术,它的色彩还原度、对比度都很高,无论天空、植被、建筑的颜色,还是人的肤色都更加真实饱满,就连黑夜的色彩表现都十分清晰。
不过,尽管投影机亮度标准很重要,但它也不是选择家用投影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显示芯片、分辨率、对比度、色彩深度、帧率等等都是选择家用投影仪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智能系统也不能落,毕竟除了投影仪发烧友,大部分人都不想浪费时间外接设备,像爱普生TW5700T就聪明的搭载了腾讯极光TV,从此刷剧看片不用愁,赢得了一大票年轻人的青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