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人生,刘强东靠自己拼出一番天地
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的选择都是一环扣着一环的,刘强东亦不例外。1974年刘强东出生于江苏宿迁,他骨子里非常有主见,在考大学这个问题上,亦是如此。“我是农村出来的,初中同学大部分选择了考中专或中师,但保送我也不上,我一定要上大学,而且一定要在北京或者上海,别的城市我也不去。”
1992年,他来到了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读的是社会学专业,打算从政,但很快发现自己对本专业并没有多少兴趣,反倒对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心仪不已。为了学习编程技术,他天天赶公共汽车跑到研究所抢占机位,把90%的大学时间花在了编程上。早在大学期间,他就通过技术接了不少社会上的项目,赚到了很多零花钱,并成为校园内最早使用大哥大的学生之一。随后又承包了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但最终以亏损24万而告终,毕业时他债台高筑。在一家日资IT公司工作了两年并还清债务后,他怀里揣着1.2万元,来到了中关村,租了一个柜台就开始了新的事业。
刘强东成为了中关村第一个明码标价的商家,尽管这让他初期差点无法生存。“没有钱、没有人、没有渠道、没有客户、也没有技术,更重要的是没有人相信你。”刘强东将那段日子形容为人生最艰难的日子,但也令他至今引以为傲。“那时我坚持做好两件事:一是明码标价,薄利多销,二是做好服务。但初期很难得到客户认同,很多客户砍不下价格,扭头就走,但三个月后情况好了很多。走了的客户陆续都会回来,因为他们逐渐发现我标得价格非常合理。这样口口相传,客户慢慢多了起来,我也就一个柜台、两个柜台、四个柜台这样发展起来了。”
2004年京东成立,从传统门店到线上经营,刘强东成功转型。如今,京东商城已演变为家喻户晓的网络第一品牌,低价格,高品质的商品也赢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
在过去的几年中,京东商城遇到无数次品牌厂商或代理商的抗议、打压和封杀,原因很简单,品牌厂商担心京东的低价冲击它既有的渠道价格体系,而对传统渠道商而言,京东的出现甚至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存。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强东依旧迎难而上,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思考问题,持续为消费者带来物美价廉的商品。
在刘强东的带领下,虽然京东一直在举步维艰的发展,但如今,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靠自己的努力带领京东稳步的向前发展,每次都能够在绝境中重新站起来。未来,京东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