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家先生家庭教育深懂中国式家教痛点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没有人愿意与时代脱节,也没有人不渴望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我们更倾向于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将花高额学费来培养一个全能的孩子当做一种投资。这样的“望子成龙”心切却使不少父母陷入“拔苗助长”的泥潭而不自知。
尤其是近几年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家长之间的“内卷”是越来越严重了。家长们着急忙慌地为孩子报各种课外补习班、兴趣班,生怕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家的,而孩子在学校早已被各科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本该用来放松、玩耍的时间却被爸爸妈妈安排得满满当当,简直苦不堪言。
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国家于2021年7月底出台“双减”政策,意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一出便引发一番热议。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大家无疑都感受到“双减”的确给孩子减了负,但与此同时却给家长施了压。
由于学业负担减轻,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幅度增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显现出来。小编从懂家先生家庭教育了解到,现如今中国式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五大“痛点”:
过度期盼,经常拿孩子比较、炫耀
“你看看别人家小孩……,怎么就你做不好呢”,这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说过的话,因对孩子过度期盼,家长总以为这样便能激励孩子的上进心,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这样的“激励”。孩子被比较得越多,自信心就会越少,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陷入自卑的情绪无法自拔。相反,被过多炫耀的孩子,易产生自负心理,形成狂妄自大的性格。孩子若反感家长的炫耀行为,甚至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恶化。
过度溺爱,为孩子包办一切
许多父母自孩子出生后都把孩子当做家庭的中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总以“孩子还小”为由帮他做这做那……家长们以为这样就是爱孩子,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当当,却不曾想这种“爱”其实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我们可以参与孩子的成长,但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懂得放手才是深爱,否则,你曾为孩子规避过的风险总有一天会加倍奉还。
过分依赖学校教育,推脱责任
当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下滑,性格叛逆等问题时,一些家长便会把责任推给学校老师或孩子自己身上,他们不曾意识到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重要,反而过分依赖学校教育,以为将孩子送去学校或者各种补习班就万事大吉了,在一定程度上丢弃了自己应履行的教育职责。而忽略家庭教育所产生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孩子在学校受老师管教,即使将来考上名牌大学,也很难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过分斥责,控制不住情绪
孩子一犯错,家长就耐不住性子开始责骂,各种难听的话接踵而至,家长一时解了气,却浑然不知此时的言语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多少伤害。过分斥责孩子,容易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归属感,当家长用污言秽语责骂时,孩子更是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这些话语,日后施于他人。
父位的缺失
从古至今,“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根深蒂固。父亲在外工作挣钱,成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支柱,母亲则一人担负起养育孩子的重任,“家庭主妇”一词便得此产生。我们也经常听到妈妈们抱怨自己像是“丧偶式”育儿,但对此却又无可奈何。
其实,孩子自出生时就渴望父爱了,如果幼时缺失父爱,就极易导致孩子形成胆小懦弱、缺乏自信、沉默寡言的性格。家庭是因,孩子是果,父爱无论何时都不可缺失。
以上由懂家先生洞察出的家庭教育五大问题,日积月累中便可以成为父母与孩子间相处的一座无法轻易溶解的冰山。新时代早已来临,新浪潮代替旧浪花,作为孩子的家长,需要与时俱进,丢掉错误观念,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孩子的成长,保持学习习惯。
懂家先生家庭教育以中华文化心性教育精髓为基础、融合了现代科学教育观,专注于为家长提供“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的家庭教育方案,深耕于家庭教育领域,聚焦孩子成长过程,让中国家长培育出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让更多中国家庭拥有了清晰的教育目标与方法。围绕家庭,懂家先生家庭教育目前开设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专项课程,成长课程以及体系课程。
懂家先生的老师同时也提醒各位家长不妨以“双减”为契机,抓住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慢慢引导孩子,从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包含着责任心、意志力、积极性的培养,也便助于孩子人格的养成。这更考验家长的家庭教育智慧,更考验家长的学习力和领悟性,更考验家长的教子理念,而这些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家长和孩子一同成长、共同进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