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暴增百亿的这只基金买了啥?美团、腾讯、联想集团等均为重仓股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全市场604只ETF(除去今年以来成立的)中,有43只ETF的净流入金额在10亿元以上。
具体看,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网ETF和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净流入规模均超百亿,分别为108.73亿元和107.65亿元,紧跟其后的是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99.04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82.19亿元)、华夏恒生科技ETF(64.83亿元)。
与资金净流入伴随而来的,还有份额的明显增长。截至6月9日,与2021年底相比,今年以来共有41只ETF份额增长超10亿份。比如,获99.04亿元净流入的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份额增长了194.54亿份,华夏恒生科技ETF份额也增长了112.35亿份,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等产品的份额增长均超过30亿份。
以恒生互联网ETF为例,其成份股均为港股,在中概股退市的隐忧之下,也有资金寻求极端风险相对更低的纯港股ETF进行投资。
(恒生互联网ETF重仓股详情 数据来源:wind)
看好港股中的优质科技股
瑞士宝盛私人银行中国研究策略师及香港区研究部主管邓启志指出,内地及香港市场从低位反弹,部分行业将在短期内有出色表现,其中包括互联网、汽车和消费板块,预计互联网板块反弹幅度会更大。
中庚基金公开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战略性看好港股中的成长股、价值股以及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系统性机会。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估值方面,经过持续调整后,港股中以互联网、科技、医药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回落至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水平。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中的多只成分股回撤超80%,一些龙头公司估值回落至个位数水平。随着基本面风险的降低、估值更加便宜,能很好地满足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选股标准。
第二,基本面得到持续改善,比如互联网公司。1)行业需求包括核心需求不断增长,比如娱乐、消费、社交等,同时货币化能力和变现能力持续提高;2)监管的政策约束了行业过度扩张,限制了公司的资本开支尤其是跨领域、跨行业的资本开支,让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让这些企业更加审慎地对待资本开支、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主业,盈利能力和造血能力持续提升;3)由于估值的回落,从高估值背景下的扩张到低估值背景下的收缩,投资回报率有望显著提升,龙头公司从大额的资本开支和投资性的现金流,转换到正向的经营性的现金流。
第三,交易层面,由于海内外政策的影响,海外资金撤离和南下资金流入缓慢,导致股价大幅回落。但是,这些政策的因素正在消除,不论海外还是国内的监管政策可能已经见顶,所以交易层面风险得到充分释放。
建银国际认为,考虑到下半年风格再次切换的可能性,建议由超配价值转向在价值股和成长股之间平衡配置。
超配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汽车、新基建,重拾并自下而上精选业绩能见度高的科技龙头和地产行业整合的受益者。
平安证券表示,港股近期展现出明显的韧性。在互联网、地产等领域迎来“政策底”以及疫情修复趋势出现后,“困境反转”逻辑开始演绎,并带动港股反弹。展望来看,港股在全球股市中的韧性还将继续凸显,板块方面,主要关注互联网、消费与线下服务业的“困境反转”,高端制造、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持续高景气也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