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石品洞天 遗产共享 狮子林680岁庆生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2022-06-28 17:15:54 来源:南早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2022年是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5周年,也是狮子林建园680周年。

值此重要时刻,6月28日,狮子林管理处在第18个苏州“文化遗产保护日”之际,围绕“石品洞天 遗产共享”主题,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助力推进遗产保护与时代共进、同人民共享,也以此作为重头戏掀开纪念狮子林建园680周年主题活动的序幕。

狮子林始建于1342年,是元代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也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从天如惟则的肇建,到黄氏家族的修建,再到贝氏家族的扩建,在她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曾是僧众参禅悟道的丛林、文人赋诗作画的名胜、帝王流连忘返的园林、世家生活起居的旧院,可以说,一座狮子林,融合了元明清及民国等各个时期的丰富历史元素,并最终呈现出了她当前独特的园林风貌和文化内涵。

回首过往,几代园林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塑就了世界文化遗产狮子林。接过前辈们的旗帜,狮林人正身体力行“石毅梅香,立雪精进”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强化定位抓保护,强化交流走出去,强化共享促合作,持续加大了古典园林的保护传承创新力度,不断浸润市民生活,助力古城保护更新,赋能江南文化发展。

在打造数字园林方面,狮子林管理处于2018年起与专业科研院校合作对狮子林部分假山和驳岸进行了全方位无损监测。2019年完成了狮子林西部假山和建筑的数字化扫描、监测传感器安装、地铁施工前监测数据采集,常态化数值确定、临界报警值预设等工作,从而对有可能对园内假山建筑造成的沉降、位移、倾斜、振动等情况给予有效监控。2021年“苏州狮子林假山检测、监测项目”顺利通过了专家组评审,专家组认为苏州狮子林假山检测、监测项目抓住了行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对同类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及推广价值。几年来,狮子林以该监测技术为支撑,提高了检测和监测结果的科学性,提升了园林的管理水和监测的有效性。

鉴往事,知来者。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一项永不止步的课题,因此,狮子林管理处在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的指导下,策划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既有今日开幕活动的集中展示,又有后续精彩内容的轮番呈现;既有各方领导的寄语祝福,又有专家学者的主旨发言;既有历史文脉的系统梳理,又有遗产成果的精彩亮相;既有造园技艺的传承发展,又有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既有IP形象的精准征集,又有园林文化的共享体验,丰富多彩的庆生活动必将进一步向公众全面呈现狮子林的价值和魅力。

此外,狮子林还将在下半年陆续推出大咖文化沙龙、名家画展、新书发布等纪念建园680周年的系列主题活动,以多项文旅大餐唤起大家共同来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将狮子林之魂完整交给下一个680年。

【6月28日活动介绍】

  “狮林学堂”揭牌

时间:6月28日

地点:祠堂庭院

看点: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之一是赓续中华文脉,做好传承发展,因此狮子林在680年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策划成立“狮林学堂”,在深化市级机关学型党组织创建成果,擦亮“读书便佳”学品牌的同时,联合苏州市第三中学、第六中学、景范中学、敬文实验小学开展“园”“校”间交流合作,以研学园林为主旨,以开展德育活动为载体,在赋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及践行的同时,持续浸润江南文化,守护遗产之根。

“狮林学堂”青少年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展示

时间:6月28日

地点:祠堂庭院、书香驿站

看点:开幕式现场以视频形式展示狮子林年开发实施的古建模型搭建、桃花坞木刻、手作梅花枝、泥塑假山、香囊制作等11项研学成果,同时邀请10名学生在书香驿站沉浸式、互动性、动态化体验假山石彩绘项目,以游、学、走、读等方式提高青少年对江南文化内涵的认知,收获“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体验,增强学生群体的文化感染力,唤起他们强烈的遗产保护和传承意识,留好文化自信的“DNA”底色。

世界文化遗产狮子林保护管理成果展(2000-2022)

时间:6月28日至7月28日

地点:祠堂庭院东西两侧走廊

看点:展览以狮子林2000年入遗以来实施的保护管理工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入遗之路、价值保护、文化传承、展示利用四大版块,全面结梳理了管理处在申遗筹备、维修监测、修史编志、启动展会等遗产保护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深入践行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全民、融入生活的理念,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新贡献。

狮子林建园680周年历史文化展

时间:6月28日至7月28日

地点:指柏轩

看点:狮子林680年中,园主的更替、园林的增建,性质的变迁等使她呈现出当前独有的历史风貌。该展陈列了狮子林各时期书画、赏石、器物等20余件实物,配以生动的文字说明,给人简洁明朗的观展体验。其中,狮子林第一任园主天如维则禅师为数不多流传于世的墨宝《慧庆寺普说册》高清复制本、乾隆御赐“福”字匾均首次亮相与游客见面,旨在进一步挖掘狮子林的记忆价值,引领游客感受它“朗月高悬,花开无声”的遗产魅力,更好地讲述狮林故事,展示园林风采。

狮子林IP形象设计有奖征集活动

时间:6月29日至9月30日

看点:狮子林联合苏州日报报业集团,面向社会开启狮子林IP形象设计有奖征集活动。作品需充分体现狮子林文化内涵和特色元素,不断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国精神,用属于狮子林的IP形象带动文创文旅的发展,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形象。征集结束后,主办方将联合专家一起组织评审,选出10件入围作品,并从中产生一二三等奖,最高奖励金5000元。

文化遗产进社区

时间:6月28日起

看点: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现世界文化遗产的时代风采,狮子林党支部携手姑苏区江街道拙政园社区党委,共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开展“江南花语之石品洞天 古今交辉”活动,具体为组织辖区内15名居民党员到园参观保护管理成果展及历史文化展,同时启动下阶段狮林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让举世闻名“园林之城”融入苏州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浸润市民的居住与生活。

附:元·维则《慧庆寺普说册》介绍

元末著名高僧天如维则禅师是狮子林建园第一任园主,可见他在狮子林历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而《慧庆寺普说册》则是他为数不多流传于世的墨宝,也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元代文物,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慧庆寺普说册》是维则在慧庆寺讲述禅宗要义时的讲本,书写于至正元年(1341),即其创建狮子林的前一年。当时的维则初来苏州,住在慧庆寺附雁荡村的幻住庵,常去慧庆寺说法,于是留下了这本禅宗讲稿,题为《慧庆寺普说》。维则晚年弃绝笔墨,不谈文字,不与人事相接,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墨迹,因而这件写于他56岁时的讲稿便显得格外珍贵。

《慧庆寺普说册》长27.3厘米,宽17.4厘米,以工整俊美、挺拔鲜明的行楷饮誉古今,有文震孟、朱鹭、陈继儒、钱大昕等多人题跋,明代周永年称赞“医以笔为棒,点画为喝”,当代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赞其“笔势开张,浑穆沉厚”,禅意和书法浑为一体,可见《慧庆寺普说册》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这件作品带有典型元中后期书法的艺术特色与审美特征,没有宋人"聊写胸中逸气"的自我,却沿袭了宋人冲破法度后的自我圆融;没有唐人的严谨法度,却有唐人的宽博大气;没有晋人的萧散恣纵,却有晋人温醇超迈的情致;没有魏碑的奇崛烂漫,却有魏碑的骨气峭拔。作为一个置身世外、不以书法为念的僧人,维则能在书法上达到如此高度,是十分难得而可贵的。

不仅如此,他的作品还表现出一种劲峭和从容,全篇篇幅较长,但通篇没有大的起伏变化,如高僧入定一般,且自始至终没有懈怠之笔。同样出于宣扬佛法之目的,唐人写经恭谨有加、一丝不苟,以至字字面无表情、呆若木鸡,而维则的这件佛经讲稿则善于利用锋颖交代鲜明的行笔路线,笔酣墨畅,匀整朗阔,通篇具有一种朗月高悬、花开无声的意境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