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轻奢”生活?种草经济里用“钱”买到的幸福感
对于很多长辈来说,到了年轻人自己的房间里,总会有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
“这些都是什么玩意儿?”
长辈们的不理解也是情有可原,因为这一代年轻人的消费观,较之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仿佛非常“奢侈”?
这些年轻人不仅关注基础的生活需求,还关心到底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而且,他们生长在互联网之中,有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来帮助他们进行消费。有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95后,会通过网络获得品牌信息,其中又有31%的95后在主动进行网络搜索。
年轻人对浮夸的电商文案和滤镜开始免疫,更愿意去相信切身的测评以及数据。
3000+的消费买的不仅是干净的房间,而是幸福感的提升。
2019年,扫地机器人在中国卖出去了500多万台,销量位于全球第一。在长辈们眼里,年轻人喜欢乱花钱买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太奢侈了。什么扫地机器人、洗碗机,哪里有人亲手搞得干净?
生活不是够用就好,而是要符合我的喜好。
就拿小小的笔来说,钢笔不再只是书写的工具,而是一个品味的象征,好物的选择,更是一个生活的态度。在工作中,开会的记录,日常的书写,每一个场景都不能讲究,要用喜欢的东西,喜欢的态度过生活。
这些年轻人似乎花钱不眨眼。不只是扫地机器人或者是贵价钢笔,年轻人家里还放着投影仪、手办柜、游戏机、洗碗机……年轻人眼里的“轻奢”生活,在长辈眼里似乎成了一种浪费。
想要避免正面争端的年轻人,花着自己的钱也都显出了作为“乙方”的卑微。虽然长辈们可能对这些有诸多质疑,但是年轻人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秤。
就像一位网友Winnie分享的,毕业后想买一支好一点的钢笔,做了很多功课,最终在颜值、价格和性能各方面的比较中选择了萧伯纳钢笔。
买完萧伯纳钢笔之后,在颜值符合心意的基础上,Winnie测试了它的书写性能,看它是否符合自己的书写需求,并在网站上做了一些测评对比和笔锋书写感受,为后来的小伙伴们做参考。
“使用钢笔让书写变得更有劲道了,连工作记录都写的更井井有条。”,为了测试钢笔是否无论何时都一笔出水,Winnie坚持了好几个月练字,她的字也越练越好看了。
一件产品,能给生活方式和习惯带来的改变也是巨大的。
好好生活,年轻人是认真的。
这一代人,捕获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消费的时候也越发谨慎。比起冲动消费,年轻人更愿意在购买之前搜集各种不同的信息和资料,了解更多之后再下手。
就像某种草网站上说:“不管买什么都要做攻略,每买一样东西都研究一番,快成半个专家,自然买到性价比高的。还有的测评,还会用各种专业仪器,找到最客观科学的数据。”
普普通通一个产品,一时间火爆互联网,就真的有那么好用吗?年轻人亲身试验,认真体验,告诉你答案。
产品是客观的,它可能适合我,但不一定适合你。就算只是想买上一把刀,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那些用在自己身上的产品,更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我们从不同的经验分享和测评之中找到自己生活的答案,找到自己理想生活的施工蓝图。而那些分享者,也在不断分享中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边努力研究着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边不断地向外分享,带着别的年轻人一起折腾。
这种看起来享受、讲究的生活,想要达成也并不容易。资金有限,不能乱花,所以年轻人的每次选购都变得小心翼翼。当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开始自己新的生活的时候,却发现生活和学习一样,都需要钻研。
每一个收藏夹里的小Tip,都是年轻人认真生活的见证。东西一件一件慢慢买,想要的生活也就可以慢慢实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