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趣学教育成为新兴职业碳排放管理师央企委培指定单位

2022-06-10 14:00:07 来源:南早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碳排放管理员诞生背景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从事碳中和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即被称为:碳排放管理员。2021年3月18日,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8项新职业"碳排放管理员"被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序列,那么碳排放管理员究竟是什么?

“双碳”目标下诞生的新职业碳排放管理员

今年3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18个新职业,其中“碳排放管理员”引人瞩目。这一职业定义为:“从事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人员。

"碳排放管理员"被正式列入国家职业序列并在该职业下设置了:

“民航碳排放管理员”

“碳排放监测员”

“碳排放核算员”

“碳排放核查员”

“碳排放交易员”

“碳排放咨询员”6个工种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文件明确: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未来的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推动绿色革命的一次大考,更是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建立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难得机遇。而要实现国内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碳排放管理员由此应运而生。

碳中和、碳达峰

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哪些人适合学碳排放管理师

1、建筑工程行业

从事节能减排、环境管理、现场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商务管理等相关人员;

2、行业碳市场及试点碳市场控排企业的相关碳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电力、能源;管理相关人员;

3、从事能源、环境、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从事碳排放的投资者,经营者、碳排放行业的服务、营销的各类人员、相关领域人员;

4、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负责低碳发展与管理的相关人员;

5、金融机构、高校、科研单位、碳资产管理公司、电力交易公司等

技术支撑机构相关人员;

6、相关专业毕业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等专业应(往)届毕业生;

7、有志于从事碳交易、电力改革、能源互联网的其他人员。

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培养目标

1、熟悉碳排放与碳减排的背景,了解两个概念的界定及相互关系,明确碳排放及碳减排认证认可的实施战略

2、梳理碳达峰及碳中和的思路,认识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制定企业碳排放的管理措施与方案。

3、熟悉能源管理体系的产生背景、意义和作用,了解碳交易市场动向分析,为企业制定碳资产管理和碳金融及绿色金融落地方案。

就业方向

个人可到用能企业、咨询机构或研究机构就业;

如:工业制造、环保、智绿色交易所、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电力集团、环境咨询公司、碳资产管理公司、碳排放核查单位等。

碳排放管理师辅导课程报名条件

凡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参加碳排放管理师(高级)考试:

1)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相关工作满3年及以上;

2)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能源等相关专业大专学历,并经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或取得非相关专业大专学历,连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2年及以上;

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连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1年及以上;

4)能源、环境、循环经济教科研单位的相关领域技术、工程人员、节能及环境交易所相关人员。

培训内容

模块一、双碳宏观政策解读

1.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2.双碳宏观政策解读

3.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模块二、企业碳排放核算

1.核算报告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2.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体系

3.核算基本方法与原理

模块三、企业碳核查与能源管理

1.核查程序与流程

2.核查内容与重点

3.企业注意的事项

4.核查遇到的典型问题

5.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模块四、碳足迹量化与报告

1.ISO14064 组织碳足迹量化和报告

2.ISO14067 产品碳足迹量化和报告

3.企业降低碳排放的途径和方法

模块五、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

1.碳交易原理与碳定价

2.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3.碳市场配额核定方法

4.中国自愿减排 CCER 项目开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