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角膜移植捐献少,其实移植排异才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2021-09-02 10:18:43 来源:钥城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角膜盲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中国目前角膜盲约为400万名,并且每年新增10万多病例,在这些患者当中,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我国各地眼库的角膜来源奇缺,不少患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捐献。

1.jpg

在中国,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大概有150万人,其中只有约1万人能够做上手术,供需比例只有1:150。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均器官供需比为1:20~30,美国为1:5,英国则为1:3。悬殊的供需差距主要在于器官供应的稀缺,而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器官捐献率居于末位。据全球器官捐献与移植观察机构的数据,西班牙捐献率最高,为35.1/百万人,美国为25.8/百万人。而关于中国的器官捐献率,现在被包括中国官媒在内的媒体广泛使用的是0.03/百万人。这一数字,在2014年四月红会下设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业务部副部长高新谱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访问时曾被辟谣,但后者给出的“2013年,中国每百万人口中已经有0.63人实现了捐献”,与世界水仍有相当差距。2010年,中国卫生计生委和红十字会曾在一些省市试点开展人体器官捐献,但效果并不理想,作为大陆10个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城市之一,南京在试点的一年间竟没有实现一例自愿器官捐献。

除了角膜捐献少,还有另外一个大问题影响着角膜移植的成功,就是角膜移植排斥。目前角膜移植术后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角膜移植手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在高危因素患者术后因排斥反应致手术失败者高达 60%以上。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由供体角膜的特殊抗原引起的一种炎反应,属于迟缓型过敏反应,是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临床难题之一。曾经许多学者都认为角膜组织是“免疫赦免”组织。但随着年来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角膜具有复杂的免疫体系。自从 1948年Paufique等人最早报道了角膜移植片的排斥反应以来,众多学者在角膜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机理、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依然是角膜病医生棘手的难题。

经过众多学者的长期研究发现,不是所有的角膜移植都存在“免疫赦免”的状态,临床病例中角膜赦免状态常常遭到高危因素的破坏,导致排斥反应的发生。很多文献中报道的角膜移植“免疫赦免”只是局限于低危眼术后的高成功率而言。对于高危眼的高排斥率来讲不存在免疫赦免的状态。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主要是通过宿主致敏和免疫攻击两环节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与角膜新生血管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角膜的微环境被新生血管网破坏,使角膜相关免疫赦免偏离消失,是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高危因素。在没有新生血管植床上,进入前房的供体角膜植片各类抗原,经过房水循环到血液才被巨噬细胞吞噬,将特异抗原传递给T淋巴细胞,从而导致宿主发生排斥反应。另外,移植片的抗原还可进入角膜缘淋巴细胞、血管,且角膜组织中的朗罕氏细胞既含有抗原,又具有传递抗原的能力,也可促进宿主排斥反应发生。

为了解决角膜捐献供体少和移植排斥这两大难题,国内外的角膜领域研发团队与厂商都在大力发展人工角膜的研发,但目前市面上普遍的人工角膜产品都需要在移植手术时供体角膜的共同植入,这种类型的人工角膜还无法解决供体少和移植排斥这两大难题。不过可喜的是,国内已经有团队研发出了纯人造材料合成的人工角膜,不需要供体角膜的介入。通过该团队披露的信息可见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即可上市投入使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